楊派易簡太極拳研究會網站105年5月4日遷家並改版成功!本會研究方向:探究太極文化精髓,修心無我,靜感初心;守一顆真摰之心,修一份沉靜內斂之情...牛年歲臨扭乾坤,身心吉祥常觀心,讓心平靜修清淨,讓愛滿心同體悲...

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友會活動:精修吳式太極 力推國粹健身——訪香港吳式太極拳總會會長嚴義松先生












嚴義松先生個人簡介

北京吳式太極拳第四代掌門人李秉慈大師的弟子
福建師範大學體育教育學士主修武術、武術家總監
活力太極功創編人
武術家慈善基金主席
中國香港吳式太極拳總會會長
活力太極功總會主席

自古以來,各派武林先賢們在華夏大地上修煉、創新、承傳、發揚……建立起眾多風格各異的門派,讓中華武術繁衍生息,百花齊放。其中,太極拳具備剛柔相濟、內外兼修的鮮明特徵,並結合了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內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可帶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功效,因此深受大眾的歡迎,更吸引著無數愛好者為之傾心而加入練習太極的隊伍中。

     同樣熱愛著太極拳的嚴義松先生,早年因強烈的興趣驅使而隨名師學習吳式太極拳,其後投入心力專注研修,精益求精地追求技藝、由淺入深地探究內涵,因而功力深厚、武藝嫺熟。他還因練習太極拳擁有了越來越健康的身體,讓心情得到良好的調節,也意識到,該項傳統國粹能幫助現代人解決亞健康狀況的困擾。所以他綜合、整理所學知識,創編“活力太極功”,通過自己的專業貢獻社會,進一步推廣發揚太極國粹。




持之以恆習太極


剛剛接觸太極拳,是嚴義松先生的中學階段,當時的他打算報考體育大學,因此涉獵了眾多的體育種類,其中,包括了屬於武術運動的太極拳。也許,對一個年輕人而言,柔和、緩慢、輕靈的太極拳會顯得單調一點,因此,中學至大學的階段,嚴義松先生眼中的太極拳,只是眾多武術科目中的一項,與他就讀的福建師範大學體育系中其他武術種類一樣,只需有個大概的瞭解即可。

真正深入太極拳的世界,是嚴義松先生工作後的事情:“1994年末,我到北京外語學院進修,常到紫竹公園中學習吳式太極,後經霍芳介紹,因緣際會之下認識了太極拳名家李秉慈先生,老師講課條理清晰、很吸引人,加上派別本身的魅力,讓我對吳式太極拳的興趣日漸濃厚,且慢慢投入精力專注其中。”翌年,嚴義松先生移民香港,與恩師一南一北,但往來學習一直沒有間斷;“1995年左右的香港習武風氣不如今日盛行,所以當時我學習吳式太極只是一項純粹的業餘愛好。那時我在明愛特殊學校上班,閑下來就自己學習、鑽研吳式太極,也跟老師保持著良好的溝通,一心一意深入學習。
學習武術,不僅需要瞭解知識,更要通過身體力行的體驗,才能感悟其中奧妙。因此,每日在公園中練習吳式太極拳,成了嚴義松先生常做的“功課”。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身上的功力得到了日積月累,舞動太極拳能夠收放自如、動作猶如行雲流水,完美地演繹出吳式太極的各項套路。


多年的教學,多年的實踐,口碑漸漸傳開,太極拳之樂,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中華國粹的魅力。後來,絡繹不絕的人士前來詢問,能否跟嚴義松先生學習太極拳,在得到答應後,也隨之每日前來學習、修煉,慢慢開始彙集成一個熱愛、學習、切磋的太極拳團體。
前來學習的人多了,嚴義松先生的教育也變得越來越頻繁,不過看著更多的人喜愛太極拳並欣然加入練習的隊伍,雖讓人感到忙碌卻也是值得。甚至到了2006年,他為了太極拳教學而無暇顧及工作,因而決定離開明愛把所有的精力投入發展自己的興趣中。


今日,嚴義松先生已經成為香江武林中活躍的一員,他專注發展吳式太極拳,授徒眾多,歷年結出芬芳的桃李。而且,他希望通過兩地同行的交流,推動香港武術界的發展,因此常常參加多項比賽及武林盛典中,在收穫殊榮的同時也增進了兩地同好的交流。
他謹記師父的教導,秉承門風的精髓,以恩師作為榜樣:“師父是以一個武術工作者的身份教學吳式太極拳的,他不看利益,一心致力推廣門派的工作,對教學比較嚴謹,所以國內比賽中大多獲得吳式太極拳的冠軍,往往由其培養的。”因此,他希望自己跟老師一樣,默默在這片博大精深的國粹沃土上耕耘,一心為培育吳式太極拳之人才而盡心盡力。相信通過了時間的檢驗,他的苦心付出能得到回報,一個個門派新秀將借助香港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的平臺,邁步世界,把源遠流長的吳式太極拳推向更廣闊的世界。


創新國粹助健康

在嚴義松先生的心中,吳式太極拳已經是一項值得自己全心投入的愛好與事業,他從中獲得了健康、獲得了成就,也在承傳國粹的基礎上開始了自己的創新與奉獻。特別自2011 年起,他在李嘉誠基金會的“香港仁愛香港集思公益計畫”之帶動下,嘗試著在社區推廣一套簡易的養生太極功,經過多番的探討和研究,他結合自己所學以及多年教學的實踐案例,創編“活力太極功”,2030天作為一個週期,每次只需鍛煉15分鐘到30分鐘即可,在短時間內幫
助人們瞭解太極拳,並感受到練習太極拳給身體帶來的可喜感受,進而帶動更多市民學習太極拳,從而鍛煉健康的身體。

    這四五年來,因為社區的需要,我們也覺得這是能讓太極拳發揮功效的良好途徑,所以積極開展相關計畫。”同時,嚴義松先生也表示,現代人的工作環境大多需要長期端坐電腦旁,過度面對電子產品的螢幕,容易產生各種腰椎、頸椎方面的疾病,所以需要進行鍛煉來調整身體狀況。然而繁忙的工作往往讓人們不能實現這些願望,因此身體會向惡性循環發展:“針對這種問題,我綜合我所學的內容,融匯到活力太極功裡,希望通過三四節課的教學,讓學員們能感受到身體因為練習太極拳而產生的明顯改善。而且這個方法運動方式靈活、針對性強,人們站著可以練、坐著可以練,隨時隨地就能針對脊椎、腳抽筋、腿退化等問題進行鍛煉,使之如得到物理治療一樣改善問題。”
                                                                                                                                                                         該方法在社區推行後,得到廣大街坊的歡迎,嚴義松先生甚至被邀到不同的社區中舉行教學,人數多的時候,一堂課竟有上百學員學習。此外,他還與香港中西區婦女會合作,舉辦眾多豐富多彩的活動,其中有一次千人太極拳活動,場面轟動、氣氛熱鬧,讓人振奮。
社會上還有不少商會、公益組織,也會向嚴義松先生發出邀請,希望其到各種活動現場表演,演講,結合練習太極拳的知識來預防腦退化、老人癡呆等問題。讓大眾能瞭解到,太極拳運動,不僅是一項國粹運動,還是一種可以修身養性、延年益壽的養生方法,從而紛紛學習太極拳,以此裨益身體健康,進而讓國粹得以普及。
嚴義松先生興奮說道:“活力太極功動作簡單、易學、風格細膩、鬆緊柔放,每一個動作都很輕盈,比較適合養生。”他通過一個個實例,發現活力太極功擁有切實可行的功效:“有的學員沒有學習太極拳之前,覺得退休在家無事可做,因此內心悶悶不樂。當他開始練習活力太極功後,通過簡單的教學就掌握了太極功的要領,不僅鍛煉出健康的身體,心情也變得開朗。因為太極拳可以通經絡,疏悶氣,當人們鍛煉的時候,體內可以達到協調的狀態,所以精神輕鬆,情緒也得到了改善。”
建立和諧團隊,傳承太極文化。20151024日晚上七時,吳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嚴義松先生首次收徒儀式于北角富臨皇宮順利完成了。此次活動得到眾多社會各界人士及武林好友支援,嘉賓有:香港武術聯會尹慶源副會長,香港中西區婦女會趙華娟主席、傅式八卦門代表廖國存師傅,杜心五、萬籟聲國際自然門聯合總會負責人陳世萍師傅,複康會太極班負責人龍潤添姑娘,吳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深圳太極拳研究會)張洪泗會長。到場同門有:吳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北京的陳雅,深圳的胡開萍,香港的伍彩霞、淩潮興、勞文芳、馮綺媚;第六代傳人有: 深圳的霍然、蕭麗君,香港的李瑞儀、文玉英、徐光仁、歐婉群、李美霞、葉彩英、黃秀意等等,大家一同見證了12位弟子拜師入門的經過。儀式中,弟子們先後聽取了吳式太極拳第二代宗師王茂齋,第三代宗師楊禹廷,現任第四代掌門人李秉慈的功績,並向前輩三鞠躬。隨後于嚴義松先生的面前列隊,宣讀入門志願書,向師父鞠躬遞帖、敬茶,並得到證書及紀念品。接著第五代傳人淩潮興宣讀吳式太極拳門規,新入門弟子代表蕭英俊致謝,嚴義松先生向弟子致訓,到會嘉賓致詞,最後全體合影留念,締造一夜盛典。

弘揚吳式太極拳的道路上,將是漫長且任重道遠的。以“做任何事情一點一滴做起”作為自己信條的嚴義松先生,在未來也將有更多的工作需要進行,雖然可能疲憊,也可能忙碌,但在理想與興趣的指引下,他將一如既往地專注投入、積極活躍於推廣國粹的道路上,盡心盡力致力於吳式太極拳的發展中。 [轉蛓 2016-07-19 今日华人CLU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