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派易簡太極拳研究會網站105年5月4日遷家並改版成功!本會研究方向:探究太極文化精髓,修心無我,靜感初心;守一顆真摰之心,修一份沉靜內斂之情...牛年歲臨扭乾坤,身心吉祥常觀心,讓心平靜修清淨,讓愛滿心同體悲...

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太極拳與公益行善

現今社會生活節奏快,如能在早、晚有個固定時間練拳,已屬不易;不過,話又說回來,一天24小時,纔練個一、兩小時,嚴格來講,還是不夠;誠如道家有句術語云:「雞能抱卵心常聽。」小雞最後能破殼而出,關鍵不是因母雞身體的溫孵作用,而是牠的不即不離,即使暫時離開,心還是掛念著「孵蛋」,也就是心念的力量將母雞的體溫導入殼內,纔發揮作用;由這裡我們可以得到一點啟示:那就是即使不在練拳的時刻裡,日常的生活起居行立坐臥或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太極拳的法則,不可有須臾背離,也就是前人所要求的生活太極化、太極生活化」,至於其內容為何?如何去做?以下是個人初淺的體會,願提出與有緣者分享。

1.
鬆(虛、空、無):
       
是太極拳的靈魂,也是退去本力、滋長內勁的 要訣,如何在生活、工作中盡量不出拙力,全身各個關節隨時以意念要求放鬆,即使非出力不可,也要在出力中有放鬆之意,當鬆透了,氣與身體重心就會沉,內勁也就油然而生。

2.
靜:
       與鬆乃一體兩面,心靜有助體鬆,體鬆亦能提昇心靜的層次,靜極生氣、心靜息調、心靜智慧生等等都是心靜的最佳寫照;平時除非「非想不可」外,要盡量使心保持在「虛靜」之狀態,尤其遇事也要訓練自己「心平氣和」,處理完就從腦袋消除,不要有多餘的「聯想」或「臆測」,所謂:「事來要應過,物來要識破」是也。

3.
緩:
       
生活步調要放慢,但不是拖泥帶水,而是從容不迫、應物自然,慢中有快,快中有慢,但心始終是平和的,嚴禁急躁,因急躁者沒有智慧,容易出錯或出事,甚或得罪人。

4.
圓:
       
做人處事要圓融,死守規矩或失去原則,流於兩極固然不好,在不失原則或不觸犯法條的前提下,考量對方的立場與難處,圓滿化解雙方間所存在的歧見,達到雙贏才是高招。

5.學吃虧、謙卑低下:
       
逞強好勝絕對與太極拳的上等功夫無緣,唯有從內心自我要求起,凡事「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日久自然成為習慣,進而改變個性-不計較,亦才能培養成新的反射動作,遇力即放鬆、虛掉,而不是硬頂硬抗。

6.
修德行善:
       
太極拳是高級武術,也是修心養性的功夫,唯有時時「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才能改變氣質,進而臻於上層境界;至於心好,但嘴巴(口德)不好,脾氣不好的人,也不算好人,所謂「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唯有內外兼修,方合於道-太極的真精神。


[資料來源:http://blog.udn.com/jttaigi/1340203]



小編:讓心平靜,讓愛滿心,修心以靜,養心以柔,心中有愛,包容有度,淳厚柔和,諧調生順,公益行善,祥和人生....
   太極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內涵,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狀態‧象徵著窮盡天地奧秘,道家長期探討與修行,擴大了更豐富的內涵‧,太極心意味著愛心,愛宇宙、大地、與世間萬物。大到世界大同,小到一言一行,事實上,很多慈善團體,協助解決很多社會問題,幫助消除很多家庭困難。行善團體默默修橋舖路、愛心團體照顧孤老,他們利用閒暇深入民間,花錢花時間到處行善。大家有太極心,心胸坦然幫助別人,社會處處有愛心,人人充滿希望,社會充滿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