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派易簡太極拳研究會網站105年5月4日遷家並改版成功!本會研究方向:探究太極文化精髓,修心無我,靜感初心;守一顆真摰之心,修一份沉靜內斂之情...牛年歲臨扭乾坤,身心吉祥常觀心,讓心平靜修清淨,讓愛滿心同體悲...
顯示具有 養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養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

一套太極拳,練法百萬千,順其自然 、別太較真兒!

 

以前很較真兒,總想分個正宗不正宗,只學正宗的。總覺得其他的都是騙人騙財濫竽充數。對拳架的認識也是認死理兒,正確的姿勢只能是這個樣子,其它都不對。

 

接觸太極拳幾年,不知不覺中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往山頂的路不是只有一條,不過是有長有短,有陡有平就是了。而不同的人適合走不同的路,最後都能到達山頂。也有些路確實到不了山頂,能走到半山腰的涼亭,也是別有一樣風景嘛。

 

說起練一套拳,同樣不可一概而論,每個人條件不一樣,目的不一樣,自然練法也不能強求一致。非常感歎祖先留下來的這份遺產,僅僅一套拳架就已經包羅萬象。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目標各取所需。

 

有人說陳式太極拳不是內家拳,更像是外家拳。當作外家拳來練又有何不可呢?

至少也弄個筋強骨壯吧。還有人說你看誰誰誰,那個練的根本不是太極拳,而是太極操。練太極操也不錯啊,也可以鍛煉身體不是?所以目的不同,要求也就不能完全一樣。倘若真的是下決心去精通太極,當然需要嚴格要求,謹遵明師教誨。

再說具體到一個套路的一招一式,很多招式都可以拆開來站樁,也可以反反復複單練。身體底子好的可以走低架,體弱的可以走高架。我甚至覺得只從練功的角度出發,在滿足基本要求的情況下,不必嚴格深究每個姿勢是否到位。法無定法,用既是法,只要符合了太極拳的基本要求,什麼招式都是太極拳。


 

健康是一種習慣,練功應該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重要的不是練什麼,怎麼練的問題,而是生活習慣的養成。除了每天保持一定時間的練習外,時時處處行住坐臥,把對太極拳的基本要求融合進來。“靜正松空”時時都可以體驗。

 圖文來自網路

2020年1月31日 星期五

太極拳對骨骼關節的作用



太極拳的好處是非常多的,經常練習太極拳能起到保護骨骼及關節的作用,對於中老年人的骨質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練太極拳的養生作用究竟有哪些吧!


第一:長氣致柔,防止了骨質、關節、韌帶的老化
柔韌性的延長,本身就是長壽。老年人骨質疏鬆發脆、關節旋轉不靈、韌帶鬆弛、血管乾癟等,無不是失去柔韌性的結果。欲使人體康壯不衰,就必須使周身筋骨皮保持良好的彈性。



太極拳行功走架.旋指、旋腕、旋膀、旋腰,撐檔開胯神筋拔骨,纏繞擰翻所有招式動作.無不在畫弧走圓中完成。這種螺旋運動的內含,主要就在於強化周身筋、骨、皮及其內臟各器官的彈性,使我們的身體保持柔韌性。



所以,功深藝高的太極拳手,多為肺活量大、膀膚脹縮差大、筋長骨堅、肌膚鬆軟、呼吸深細勻長、關節正逆旋轉角度大。這都是機體柔韌性良好的表現。


第二:運動適度,保持了人體能的中和態
生命在於運動不錯,但超負荷的劇烈運動無疑會使機體疲勞早衰;而多靜少動者,往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精神萎靡病氣易侵。故多常年不斷藥。
所以說,過分地強調動或過分地主張靜,均于人體健康不利,只有運動適度、動靜相間的運動才有益於健康。


太極拳行功走架進退往來為動,但用意不用拙力,消耗不大就心境而言。行功走架中強調放鬆入靜。這裡所說的“靜” ,是指走架或推手時須摒棄雜念,動中求靜神意專注以一念代萬念所以說外形雖動心猶靜。
太極拳的這種獨特運動方式對保持人體機能的中和平衡有很好的作用,故而久練可使人延年。

 

第三:松、靜、空、靈.陶冶超然脫俗的心境
眾所周知,清心寡欲的人多高夀。反其道而行者往往早亡。
原因是多欲之人必多求,多求之人交貪飲、貪食、多憂、多慮、多思、多惱、多驚、多恐,凡欲有多必傷。
中醫認為哀傷神、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慮傷心、恐傷腎、食多傷胃。
 

太極拳的鍛煉過程就是調節心性的過程。行功走架時,身心各部講究松、靜、空、靈,舉手投足、身形變換貴在順其自然,故而進退往來狀若行雲流水,身心俱佳。


文:網路

2019年2月27日 星期三

這樣練太極膝蓋不疼



現在,許多太極拳的人都會膝蓋疼,這是必須注意的。
《太極內功心法》裡說,按肩以練步;逼胯以堅膝;圓襠以堅胯;提胸以下腰。此下步之真竅也。人皆煉步,而不知煉步之竅,在於按肩也。按肩者,收肩井穴之勁沉至足底湧泉穴也。人皆知堅膝而不知堅膝之竅,在乎逼胯者,將兩臀極力貼住也。人皆知堅胯而不知堅胯之竅,在乎圓襠也,將襠極力向外掙橫也。人皆知下腰矣,而不知下腰之竅在乎提胸也,將胸用力提起也。在習拳過程中,膝蓋的保護非常適用。



一是重心下沉時,忘掉膝蓋,意想委中穴(我們常說的膝蓋後面的腿窩處),意想重心從兩腿內側下沉,兩臀會自然前貼,膝蓋頓時感到空無。千萬不能意想重心從膝蓋走,否則膝蓋必傷。經常想委中穴,經常想重心從腿內側下,時間長了,便會形成生理反射,膝蓋自然忘掉。


二是虛實轉換時,要先減後增。舉個例子,比如左腳為實,右腳為虛,若想實變虛,不能依靠身體腰跨的平衡移動來實現,這不符合太極之陰陽變化原理。實際中,應該這樣轉化。比如搬攔捶在腿腳的虛實變化中,虛靈頂勁,意象命門穴,眼神微微向上發散(只是眼神,頭不能動),這時,在轉換過程中,忘掉虛腳,意象實腳之重力慢慢減去,直到減到為零,這樣,重心便自然而然的慢慢移到虛腳上,膝蓋就避免了因為腰跨平移而受到的過快的重心轉換的壓力。實際上,這也符合太極拳的陰陽變化。通過腰跨平移來轉化虛實,很容易使膝蓋受傷。


三是弓步時,膝蓋最好不要超過太沖穴,即腳背大拇指、二拇指兩指跟部處。有人說不要超過腳尖,經過實踐,若膝蓋與腳尖長時垂直,膝蓋承受的重力依然很大,對膝蓋仍有傷害。


四是行拳時,架子不易太低。若小腿與地面垂直,那麼大腿和小腿構成的角為120—135度比較適合。當然,功力深厚者甚至可以達到170度,但是最好不要超過180度,否則對膝蓋損害太大。有些中老年人,最好架子高些,不要做太低的下勢,弊大於利。現在許多教太極拳的人,為了追求美感,追求形式,膝蓋彎曲太大,搞得不少人膝蓋疼。其實,真正的太極拳,不在於形,而在於意。
太極拳真義《授秘歌》說:無形無象,忘其有己。全身透空,內外合一。應物自然,隨心所欲。西山懸磬,海闊天空。虎吼猿鳴,鍛煉陰精。泉清水靜,心死神活。翻江攪海,元氣流動。盡性立命,神定氣足。



五是治療膝蓋疼的秘方,跪膝。跪膝,動作和漢朝官員的姿勢相仿,膝蓋下墊塊軟墊,或者跪在窗上,以膝蓋為腳,原地上下提動。提動一會,然後就直起身,坐在腳後跟上一會,然後再提動膝蓋。這樣,可以迅速打通膝蓋的氣血,保養膝蓋,治療疼痛。跪膝的時間,5分鐘即可。當然,即使自己膝蓋不疼,經常跪膝,對膝蓋、養生來說也是非常有益的。


由於膝關節疼痛會嚴重地影響姿勢動作的準確,從而阻礙拳藝的進步和提高,使自己對前途失去信心,以至於放棄練拳。這就要求我們太極拳的教練要對運動生理學、運動力學、運動解剖學有所瞭解,要正確地、系統地、科學地去練習太極拳。要做到在練出一身好功夫的同時,練出一個好身體,不能功夫練上身了,身體卻練壞了,所以練真功與養生同樣重要。只有在方法正確的前提下,才能練出一個強健的體魄,讓太極拳成為我們最佳的健身方式,為人類的健康長壽作出應有的貢獻。


資料來源:網路

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

被譽為「國學大師」的「百歲老人」108歲文懷沙的長壽秘訣,每天都要吃兩片藥….


文懷沙1910115—2018623日),生於北京,祖籍湖南。齋名燕堂,號燕叟。筆名王耳,司空無忌。著名國學大師、紅學家、書畫家、金石家、中醫學家、吟詠大師、新中國楚辭研究第一人。“2015中華文化人物。曾任燕堂詩社社長、上海大學文學院名譽院長、西北大學唐文化國際研究中心名譽主席、中國詩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黽學院名譽院長等。文懷沙20世紀40年代就在文化界有一定名望。2018623日,在東京醫院駕鶴西歸,享年108歲。


人和生命是有限的,在這一點,無論你是高官、名士還是窮人、遮民!上帝在這一點是公平的,沒有不死的人,只有生命長短,和如何渡過人生困境的問題,那麼,國學大師文懷沙老先生,在人生遇到困境是怎麼應對的呢? 在2002年的 某天晚上,央視四頻道《人物》欄目播放的名人訪談。受訪者是才高八斗的國學大師文懷沙老先生。文老來到臺上坐定,仙風道骨模樣。 主持人問:文老您今年高壽? 文老:46。 主持人:您這樣的一位老人,怎麼才46歲呢? 文老:哦!我不怎麼注意自己的年齡。要說年齡,我早以公歲計算了,我今年46“公歲。 也就是說,當年文懷沙92歲。 在聊到人生觀時,文老說,我心中所想,都是那些美好的東西。我願意看的,也都是那些美好的東西。 他說,我解放前坐過國民黨的牢,文革中又坐過共產黨的牢,可謂歷經磨難。可是,我從來不把那些倒楣的事放在心上,始終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


他講了兩個故事: 一次,他手上生了一個疔瘡,必須做手術,從骨頭上把瘡毒刮除。在301醫院,手術前兩位護士來給他打麻藥。他一抬頭,發現兩位護士貌若天仙,於是對她們說:我有個請求,別給我打麻藥,等會兒醫生給我做手術時,請求你們二位美女就站在我眼前。 俗話說十指連心疼,手指頭被切開,然後用手術刀在骨頭上刮除瘡毒,文老痛得內衣全被汗水濕透了,但他兩眼始終盯著兩位美女,終于在不做麻醉的情況下完成了手術。

還有一個故事更精彩。 有一年,他生病住院,專家給他全面檢查後,告訴他,肝癌晚期,已經肝硬化。他問專家,如此還能活多久,專家說最多一兩個月。 文老聽後沉默了,他忽然用手在大腿上掐了一把,感覺很疼,心想:我的知覺還這麼好,怎麼可能最多兩個月生命就結束了呢? 想到此,他突然放聲狂笑。醫生護士嚇壞了,以為文老聽說來日無多,嚇出神經病來了。 文老笑畢,坦然地對醫生說,給我開些藥,立即辦理出院手續! 文老出院後,攜同夫人離開了家門,離開了北京。他完全忘卻了面前的死亡之路,陶醉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流連忘返。兩個月的生存極限過去了,半年過去了,一年過去了,當兩位老人回到北京,文老再去301醫院檢查時,奇跡發生了,文老的肝癌病灶不見了!


由此文老更加堅信:樂觀的心態對人的健康至關重要! 看了那場訪談之後,十幾年來,我一直十分崇拜文懷沙老人,把文懷沙老先生對待生活的樂觀態度,視為自己的座右銘! 鬥轉星移,轉眼16年過去了。前幾天,我帶著好奇心在網上搜索了文懷沙,奇跡再次發生:文老不僅以108歲的高齡仍然健在,而且活出了新的感悟。 他在那次訪談中,他有兩段精彩經典的句子,值得回味: 1, 少要沉穩老要狂 少時不穩小流氓 老來不狂病殃殃 2, 多吃肥肉多喝酒 多與異性交朋友 最少活過九十九 他說,他之所以健康長壽,得益於每天吃下兩粒藥:早上一粒叫知足,晚上一粒叫感恩




因此,和包括鄰居在內的任何人都友善相處,心中只有陽光,沒有煩惱,人也就不覺得老了。 願我的親人和朋友都能像文懷沙老人一樣,早上一粒知足,晚上一粒感恩,忘卻年齡,忘卻煩惱,快樂健康地活著!這就是名人教給我們應該怎麼樣對待人生的,朋友們,你們是怎麼樣認為的呢?






108歲文懷沙的長壽秘訣:以讀經典圖書的學習方式,以修身弘毅的健康理念,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陰陽和合為核心的性命雙修思想……關於養生,文懷沙先生說:要說世界上真有什麼長壽秘訣的話,我的秘訣是,每天都要吃兩片藥:早晨剛起床,我要吃一片滿足;晚上睡覺前,我要吃一片感恩。誠然,豐盛的到來,伴隨著感恩的態度,對於每個人來說早已擁有並獲得。

感恩是起源於內心最深刻的滿足。當我們生起了種種的負面情緒的時候,當我們覺得很無力、很無助、人生很困頓,甚至於說我也用盡了方法,我都筋疲力盡,但是這個現實都沒有改變的時候,怎麼辦?怎麼從這種負面的、消沉的情緒裡面走出來?感恩這種工具是最好的方法。

感恩,也是我們感知源頭的方式。我們要感恩父母,我們要感恩師長,意思就跟感謝差不多,但事實上感恩是什麼?感恩是起源於內心最深刻的滿足,它不是一種交換,不是說父母親因為養了我,物質條件各方面都幫助我,所以我要感恩他們,這個就是一種功利的思想,這個就是一種交換,就不是真正的感恩。

真正的感恩是源於內心深處的那種深刻的滿足,我們感恩這個世界,你看我們能夠自由地呼吸、能夠得到飲用水,這些都不需要付出什麼代價等等,我們應該要對這些充滿了一種無條件的感恩。而且,當你這種感恩修到深處的時候,它是連接到我們的生命本源、生命源頭的一種方式,它直接地通過這個讓我們直接連接到我們生命的最根源。


(圖文來自網路)

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 《最貴是健康》很現實,沒了健康啥都不值!

 

人,其實不需要太多的東西,
只要健康的活著,真誠的愛著,
也不失為一種富有。
想不開,就不想,
得不到,就不要,
難為自己,何必呢?
對生命而言,
接納才是最好的溫柔,
不論是接納一個人的出現,

還是接納一個人的從此不見。
生活累,
一小半源于生存,
一大半源於攀比。
人生沒有絕對的公平,
但是相對還是公平的。
放在一個天平上,
你得到的越多,
也必須比別人承受更多。
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堅強,

直到有一天你除了堅強再無選擇。
是你的,就是你的。
我們努力了,珍惜了,問心無愧。
其他的,交給命運。


撐不住的時候,
可以對自己說聲:“我好累
但永遠不要在心裡承認說:“我不行
知世故而不世故,
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生命中有很多事情足以把你打倒,但真正打倒你的是自己的心態。





2017年3月4日 星期六

修行中的身心淨化與辟谷飲食

修行是一個身心淨化的過程。清淨心會促使身體開始化排毒,達到身心的同步,而身體的淨化又近一步保證思想的清 身體和心靈一表一裡其實是統一的。正因為有這種統一存在,修行中,我們在掃除心靈垃圾的同時,也不可忽視了掃除身體的垃圾。而決定身體垃圾的主要來源就是-飲食。


當我們的思想開始清靜下來的那一刻,身體就已經開始了化過程(所以說清心可以排毒免疫是完全有道理的)因為身心永遠是同步變化的。維持這個同步和平衡非常重要,所以瑜伽行者都很註重飲食的潔
對修行者而言,吃不的食物就是扯自己的後腿。因為身體有超過常人的高純度,一旦攝入不的食物,必然要消耗超過常人的能量來大量的排毒化以維持這個純度。許多修行者進行到某個境界時會發生不食人間煙火甚至辟谷()的現象,這正是身體快速化的客觀需要和自然過程。

人們常常提出的疑問是,不管身體如何純,還是需要營養輸入,或者至少要有能量輸入。因為物質層面的東西身體可以重複利用,甚至通過空氣和水汲取原材料。但沒有能量輸入的話,人體的生命活動就違背能量守恒。事實上,人體具備直接同環境,同宇宙溝通獲得能量的能力大部分人這方面能力沒有得到開發,幾乎微量沒什麽實際意義。修行人卻可以得到相當可觀的能量,獲得這種能量關鍵還是思想意識狀態身體純身體純時,人體就如一個很好的導體,可以溝通外界滿足自己的能量需求。思想的純淨是身體純淨的前提,因為任何一個情緒意念,都在改變身體微觀結構,以及導致內分泌系統平衡的變化。就像人憤怒時會產生大量腎上腺素,這些對身體來說都是毒素,有這麽多毒素在分泌,人體又怎麽可能純呢?許多初期嘗試辟谷的朋友都有這種體驗,如果在辟谷期間,因為某些俗事打亂了情緒,或者和家人朋友吵架了,則辟谷狀態無法維持,很快會感覺到饑餓,也證明了這一點。


今天人們由於日常飲食中大量垃圾食品,加工食品,各種調料,油脂,肉食中毒素等,身體變得極度不純。同時在這個紛繁世界里雜念乃至各類負面思想情緒此起彼伏,進一步弱化機體排毒能力,使得整個身心都處於極度不純的狀態。這是導致人類靈性下降失去與宇宙溝通能力的罪魁禍首。如果我們看看自然界,每當發生災難時,動物都提前能預知,可惟有人類還是傻傻的,死到臨頭才反應過來。就是身體這個導體太不靈了!

那麽怎樣才能回歸純達到天人合一呢?當然一切還是要由心出發,修行者修心性,心性是根本,調整好了飲食自然跟著變。提到修行人,大家就想到清淡素齋,而情緒極端的人飲食一定是大魚大肉或者各種重口味烹調佳肴。其實這種美味根本就是大量的毒素,因為身體已經嚴重麻木,只有更重的刺激才能滿足他的快感,這是一個很糟糕的惡性循環。對於修行人而言,所謂清淡素齋也並非寡然無味,他們有更敏銳的感知,能品嘗出其中的豐富的天然滋味。這一點毫無誇張,任何一個人只要能靜下心來,細細品嘗都能把退化的感知逐漸找回。當你漸漸體會到這種微妙的感知,就打開了脫離高毒素飲食,回歸天然健康的大門。有一天你看到原來的佳肴忽然覺得這種東西怎麽吃呢?就說明你已經進步了。有人說上帝送來了食物,魔鬼送來了廚師某種意義上是正確的。老子更是明確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可見古人早已深諳其中的智慧。


由修行者飲食特征我們大概可以看出這樣一個規律,食物純度大致:人造加工食品 - 動物脂肪肉類 - 植物脂肪- 豆類谷類 - 烹煮蔬菜 - 生蔬菜瓜果
1.
把前三者:加工食品,動物脂肪,肉類從飲食去除時,你達到了素食齋戒的標準,也就是一個基本修行者的飲食標準。
2.
進一步把
油鹽調味料去除,達到了道家上清齋的標準。
3.
穀物熟食都去掉時,人體就回歸了自然飲食,事實上已經接近半辟谷的飲食了。
4.
生蔬菜瓜果逐漸減少就可以達到辟谷狀態。
普通人希望直接通過辟谷來排毒,如果沒有高人指點是比較困難的。同時如果不能徹底轉變飲食習慣,偶爾一次辟谷縱使能救燃眉之急,也不能達到長久徹底的
化。而由經這個4個步驟來逐漸改進飲食化身體即便對於普通人而言也是可行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4個步驟可以達成的前提是內心的清淨,內心越清淨,轉變的力量就越大速度就越快,每一次前進又能促進和保證內心的純和不退轉。而如果內心不能清,要想達成這種轉變則是逆水行舟,很難成功。


:辟谷,也稱斷谷、絕谷、休糧、卻粒、辟糧等。指不食五谷。分為自然辟谷和人為辟谷。
自然辟谷指功夫修到一定層次,
氣足自然不思飲食。
人為辟谷指專做辟谷功夫或不食煙火食,而食別的藥草果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