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派易簡太極拳研究會網站105年5月4日遷家並改版成功!本會研究方向:探究太極文化精髓,修心無我,靜感初心;守一顆真摰之心,修一份沉靜內斂之情...牛年歲臨扭乾坤,身心吉祥常觀心,讓心平靜修清淨,讓愛滿心同體悲...

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陶炳祥大師談太極拳掤勁踩浪花等拳理,句句珠璣!

   (網路轉載)

陶炳祥師兄與陳少華先生談掤勁、踩浪花等拳理筆記 2007.9.中秋(按:文中"師兄"乃指陶大師)

1999年師兄80高齡,到香港拜訪王壯弘老師師兄緣于六年前看到太極拳雜誌陳鑫拳本內載有王壯弘老師的序文,談及鼓蕩、螺旋、翻騰,滔滔不絕的拳勢,輾轉拜見王師。


陶師兄曾在吳家太極拳書中的八法歌訣看到「波濤卷浪」,並在目錄中有「鼓蕩」、「踩浪花」語彙;憶及吳翼翬老師及鄭曼青老師都有局部類似的動作,又在李瑞東(鼻子李)先生功架中,看到兩胯上下左右擺動以踩浪花的姿勢合太極收勢……

世上最大的威力能量是地震、火山爆發、海嘯、水災和風災等。人類最常接觸到的是水與風。水與風威力所以強大,是兩者都有螺旋態勢;包含內旋和外轉的離心力、向心力。一個能量由中心定點以螺旋狀向外擴大,每轉72度,能量就增加1.618倍;以幾何級數累進轉一圈,能量就會增加到原來的11倍。所以太極拳行拳時,要立身中正,中心不能移動半分,才能「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據王壯弘先生稱,「浪採花」原名「踩浪花」,兩胯上下左右,高低螺旋的轉動,帶動身體、兩臂產生浪湧的效果;猶如人站在波濤洶湧的小舟上,上下左右漂蕩。
所有浪勢、旋風勢及空氣膨脹,都是立體的動,由中心點開始以點、線、面、體三維空間的擴大或縮小;與人推手時,沾黏連隨、舍己隨人,也是利用點、線、面、體的擴大縮小,使受者在狂濤之中,不知所措。所以我們練拳追求八門勁、就是在追求立體的放大或縮小的道理。

空氣膨脹由點開始,練習時由丹田做起。借地心吸力,身體全部放鬆;身體的重量壓到地面(跟部含有無限的氣勢),地面反彈,經腳循經絡引到丹田;鬆開,讓這能量如輕煙似的飄至身體各部,把身體逐點螺旋擴大,這就是「腹內松淨氣騰然」;當肌膚骨節處處開張,是「開」,身體各部以螺旋流回丹田,這是「合」。久之,並不以丹田為單一定點,隨機應變。

練浪勢時,要模仿水性全身關節鬆開,彼觸我何處,就以該處為中心,如漣漪般的擴大;波浪高低,就看石頭能量大小。身體隨外力而動,走多一分是「丟」,走少一分就是「頂」。一個浪中,浪頂是「進」,浪底是「退」。退是把外力完全吸收,並把浪頂推得更高去還彼身,是為「借力打人」。把外力吸得一乾二淨,一轉換以得機得勢;不得勢,便不能令對手跌得乾淨俐落。要模仿空氣、水的點線面體,三維空間的慣性流動的特質,要將身體形成一個立體圓;四肢走弧線以保持園滿的八門勁。

浪,是含上、下和中三為一的。上,是往前卷,是陽;下,是往後收,是陰;陰陽均等,所以中心自成。人體九大關節,上肢肩、肘、腕;下肢髖、膝、踝;身體大椎、命門、尾閭,每組間都能形成浪勢,三組相合,又形成全身都是大浪勢。
空氣膨脹、龍捲風、海嘯卷浪都是勢。打坐調氣養氣,氣不是能量,須由勢來帶動。架子練得松淨,身體一開一合,一沉一升、一起一伏,轉折轉換,放大縮小,與地心吸力下沉,反彈力上升,掌握地的脈動,勢自然產生。


勢是氣勢而不是樣勢,所以有包圍的含意;「氣勢贏人」。亂環訣強調「意」,要在(包圍)對方的背部;武禹襄先輩的敷蓋對吞,「彼方挨我皮毛,己意已入其骨髓」,以勢包圍。
 打坐調氣養氣,氣不是能量,須由勢來帶動。吾人體內的氣,就如天地間的大氣一般,沒有特別的壓縮、鼓蕩,感覺不到氣的存在;人出生,屁股一打,「哇」的一聲,外界空氣、壓力與體內壓力形成一致脈動,人們也就不再有特別的感覺,習慣已成自然。只有在壓縮兩容器、或抽掉密閉容器中的空氣形成真空、或搧搖扇子就會覺得風、氣的存在。所以空氣,是由勢才能感覺的。人體內的氣,如空氣般的充塞於皮囊中,只有在運動-勢的改變、動作,才會有感受;感覺到有東西在體內走動,但卻觸摸不到。所以,習拳者,常以氣由尾閭透三關的靜坐練法,鄭曼青先生曾對打坐的陶炳祥()師兄,呵責「拳練不好,那會有氣透入骨中?」要在功架運動中,產生動沖之勢,產生動沖能量,找出「如神」的動沖能量。要練到內部只要微微一動,就能依不同的運動變化、功架、功勢,就會有很大影響的不同的動衝量;這也就是太極拳、「易筋經」探討的意旨。

「氣斂入骨」不是把氣引入骨內,而是以意領氣,否則「在氣則滯」;是用意、勢將「氣」、皮膚與肌肉收攏聚集的意思。就如同打拳要立身中正,才能中正安舒支撐八面;中正為能找到,舉手投足就無定向,立體旋轉八門勁就不會完整了。

身體要澈底鬆開,全身體重松至足底的勁勢。用意澈底的松,「手快不如意先」,意一動,身體重量便與地心吸力相通;地心吸力把身體重量往地面拉,腳底一轉動身體一大動,動作自然快速。


*太極拳的主要特色是1.用意不用力,2.力從人借,3.所有動作都是從中心發動,放大縮小,4.走螺旋弧。練拳在意不在氣,在氣則滯。以意領氣,氣就會跟著走。關節鬆開,氣就會充滿關節,有內動的感覺。高手是「拳無拳意無意」,意氣充滿全身,一接觸,對方便無著落,隨沾隨跌,「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

武禹襄先輩的松、空、圓、活,與意、氣有關。用意透開關節,是松;關節之間的空間擴大,是空;有空間,氣會自行充滿,無使有凸出處,是圓;既能圓滿,圓活之趣自然產生,這就是太極拳能「無距離下發勁」的原理。是以內部微量的距離,非外在的距離。

輕靈,「一舉手周身要輕靈,尤需貫串」;不用拙力……。不用力,能量從那裡來?「力從人借」,最簡捷的就是借用地心引力;因為地心引力,使人體產生「重量」,當人體將這重量放到腳底踩在地面,就會產生反彈;這是舉手投足的原動力,所以「根於腳,發於腿,轉於腰,形於手」。松不開,沉不下;或把重量壓死而無法反彈;或聽不准反彈力而反應太快或太慢,輕靈就不容易練好。所以善用地心引力與反彈力,才算進入太極之門。能應用反彈力,身體、手足便能飄起來,輕靈就能產生。練浪勢,要模仿水勢全身關節鬆開,彼觸我何處,我便在該處成為中心,身體隨外力而動,走多一分便是丟,走少一分便是頂;浪頂是進,浪底是退。退時,把外力吸收為己用,進時將浪頂推得越高去還彼之身。

反彈力循「根於腳,發於腿,轉於腰,形於手」,中間一有不松就會有阻礙。所以要松得淨,能量才能暢通無阻;沉得下,才能飄得起,所以輕靈是由松沉產生,而引導反彈力才是練輕靈的不二法門。「湧泉無根腰無主」,要拿地上的反彈力,使之輕飄升起,由腿而腰而手。身體關節不能有僵硬處,否則反彈的能量就會減少。一說:用力往地上蹬,用手將人發出,與用意不用力的原則背道而馳,是無法體會反彈力所致。

*李亦畬先生有氣斂入骨為合,腹內松淨氣騰然為開。氣與力學中的動量或衝量momentum有關:動衝量是指,某物體的品質×運動時的速度×時間×距離。

命門不鬆開,上下身為能連接,氣不能聚于丹田。用意來鬆開兩肋及命門旁邊的兩條肌肉,並裹襠,有助於放鬆命門。

掤勁如人在水中,如水行舟,如流水推轉圓槽淺水裝飾的石球,雖有5200磅千斤重,漂浮也不難。人在水中會被推動,是因為體重被浮力漂起,腳與水池底部脫離,借地心引力,就是要抵銷身體重量。

*太極拳進境過程,須有明師學長指導:1.先育養與人無爭的心胸,2.瞭解拳中太極存在的多維空間理論與無為的修為,3.依範式功架練習,以產生無比濤天的輕靈貫串浪勢;4.俾能引進落空合即出的機會;5.更要有肯合作練習的對手拳友夥伴的切磋,相互無私檢討缺失因果,發現缺點學習優點。

*到了王師、鄭師、褚桂亭老師的水準,要提高的是思想而不是動作上的改進。所以他們晚年不以打拳為增進功夫的惟一方式,行住坐臥,「功夫本在日常中」。

*無力打有力、舍己從人的武術理論,不是有界的人所認同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既濟乃定是有易理,太極部動斯為神功。

*鄭曼青老師的太極拳體用歌:「太極拳,十三式(),妙在二氣分陰陽,生化千億歸抱一。歸抱一,太極拳兩儀四象深無邊。禦風何似頂頭懸。我有一語,今為智者吐: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體用雙兼豈有他?浩然氣能行乎手。掤履濟按采捩肘靠,進退顧盼定。不化自化,()走自走。足要()向前先挫後,身似行雲。打手安用手,渾身是手,手非手,但願方寸隨時守所守……」,「非胡於斯,著於斯,孜孜於斯不為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